自從鎖定多倫多大學的Rotman MBA為我的第一志願後,就傾全力認真準備,因此在準備的過程中,也算是變相的突破自己的舒適圈,做了很多之前從沒想過要做的事情,也從中收穫良多。

如果你對於申請多大(Rotman)的MBA有興趣,這篇文章集結了我的申請準備時程及申請心得,有興趣的朋友歡迎繼續看下去唷!

後續會再針對不同主題分享MBA申請的各種準備細節如:GMAT準備顧問推薦書面準備(Resume, Essay, LoR)影音準備 (Video, Time Written, Interview)Networking (校友 & Adcom)學生簽證準備,大家可以期待一下唷!

 

🎓 Rotman MBA介紹

  1. 隸屬於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碩士商學院
  2. 世界排名:QS 全球第45名,加拿大第1名 (每個機構的排名都有些微小差異,但不可否認Rotman是全球前百大的MBA學校)
  3. 申請時間:2021年8月 (early round)
  4. 平均學生數:350人
  5. 選擇原因:之前參加過MBA Tour和QS MBA Tour的活動,有機會和不同學校的Adcom接觸,接觸當下的感覺蠻好的,也看的出來學校對自己很有信心,加上後續網路搜尋或自己到官網都可以發現學校的學習資源真的很豐富。而且學校非常強調多元性(2020年入學有約58%的國際生,來自44個國家)和LGBTQ+的議題,和我自己的價值觀很吻合。

 

✏️ 申請所需文件

  1.  履歷 (一頁)
  2.  Esaay*1 (Up to 1,000 words)
  3.  推薦信 * 2
  4.  Video Essay * 1
  5.  Time Written Essay * 1

針對上面的準備文件,後續會再陸續整理相關心得分享給大家,敬請期待囉!

 

⌛️ 時程

因為很早就確定要申請,因此中間的準備時間也拉得比較長,從準備考試到出分花了快1年,準備文件到面試結束花了4個多月,從下面的時程的修改次數就可以知道過程是多艱辛XD,但後續再準備後面的學校很多素材就可以直接沿用。

像是我第2間預計要申請的York,即使重新找一位新的推薦人,整體的準備時間也縮減到3週,因此第一間學校若好好準備,後面的學校真的會順暢許多。

日期 項目 備註
2019.03初       報名A2 GMAT,開始準備GMAT  
2019.06初 GMAT 一戰落敗  
2019.08底 GMAT 二戰落敗 趕不上first-round,決定延後申請
2019.11中 GMAT 三戰考到可接受成績 當時的停損點為12月底
2019.12底 GMAT 四戰考到可接受成績  
2020.02初 IELTS 考到理想成績  
2020.02初 開始新工作,發現很有挑戰性,決定順延一年  
2020.12初 瘋狂查詢Rotman申請資訊  
2020.12中 和Rotman在校生Jamie一對一了解現況 先從部落格聯繫到的,人非常友善
2021.04中 搜尋合適的稿機構  
2021.05初 和Rotman在校生Andrew一對一了解現況 從LinkedIn找到的,超級健談
2021.05初 確認合作的潤稿機構  
2021.05中 開始履歷撰寫  
2021.05底 完成履歷 最後修了7次
2021.05底 開始第一位推薦信擬稿、開始寫Essay  
2021.06中 完成Essay 最後修了8次
2021.06底 完成第一位推薦信 最後修了8次
2021.06底 開始第二位推薦信擬稿  
2021.07初 完成第一位推薦信 最後修了7次
2021.07初 申請文件Final review 小修了一次推薦信和履歷內容
2021.07初 和Rotman Adcom Agnes Pre-Application 線上進行約40分鐘
2021.07中 和潤稿機構進行模擬Video Essay  
2021.08中 送出申請  
2021.08中 完成線上Video Essay和Time Written Essay  
2021.08底 瘋狂提醒推薦者上系統填寫推薦信 一定要確認推薦信在申請截止前送出
2021.08底 收到Rotman面試邀約 推薦信送出隔天收到通知,一週後面試
2021.09初 和潤稿機構進行模擬面試 總共進行了3場
2021.09初 和Adcom Agnes完成面試 面試中Agnes主動告知約2週收到通知
2021.09底 收到申請錄取結果&獎學金金額  

 

準備過程的小領悟與收穫

😎 慎選顧問

我真的很感謝我選擇了洛大衛顧問,過程真的很專業,也很願意花時間在雕我的準備文件。而且整個過程會一直給你鼓勵,讓你在準備的過程不會感到孤軍奮戰。

我可以很有自信的說,若沒有顧問的協助,我沒辦法把我的故事用這麼精簡有利的方式呈現出來。這很大一部份真的要歸功於顧問的實力。關於顧問提詳細狀況,我會分享在另一篇文章。簡而言之,如果你對於你的英文口說和書寫能力沒有那麼有自信,找個願意相信你會成功的顧問是很值得的!

也能從顧問的回饋中,看清自己的盲點,讓你在準備資料的過程中,也同時學習如何用英文更有效的溝通。

 

🤗 永遠沒有準備好的一天,適時的設下停損點

當初花了比預期還長的時間準備GMAT,真的是因為GMAT真的是難到炸掉。當時是幾乎全職考生的狀態,平均一天會讀4-6小時,後期更平均讀6-8小時,還是需要拚搏10個月到第四戰。

當時一直想要追求680的高分,但第三戰考到640以後,我就知道我真的沒辦法花太多時間和金錢一直考試(考一次要NTD 7,000+元),我看了下往來Rotman平均錄取的學生GMAT大約在660左右,我就告訴自己最後一次無論是否有考到680,都會是我最後一次跟GMAT纏鬥。

最後考到650分,算是不滿意但能接受的分數。而後續跟洛大衛顧問接洽時,他也很有自信的說,GMAT只要落在中位數560-740之間就算有競爭力,讓我更相信當時沒有一直執著在分數上是正確的選擇。也許GMAT分數多少會影響到入學獎學金的額度,但當時我也很清楚自己已經快到極限了。因此,好好傾聽內心的聲音,適時地設下停損點才能避免自己停滯不前。殺G的辛酸血淚史之後也會再整理成一篇文章分享給大家!

 

💪 當你很想要一個東西,就努力地去追吧!

之所以會想要申請加拿大的學校,除了想要有一個研究所學位幫助自己未來在職場加分外,更重要的原因是想要去體驗一個更開放和擁抱多元的生活環境。尤其是在同婚公投過後,這個決定變得更堅定,而加拿大是以友善同志出名的國家,且就讀2年的學程,可以直接申請3年的工作簽,滿一年工作後,要取得楓葉卡(永久居留)就會相對容易。

就這樣以追求更適合自己的生活環境為目標,開始了我的加拿大MBA追夢之旅。從決定要申請、準備考試、申請文件、面試,到最後結果出爐,總共花了我快3年的時間,我相信沒有堅定的意志,是沒辦法持續走下去的。過程中我也並非一直充滿拚勁與熱忱,還是會有點鴕鳥心態想著,也許我在現在的公司穩穩作、薪水也不錯,這樣一直待在台灣也不錯。或者是在準備申請文件,被顧問改得滿篇紅通通,每次都要花至少2個晚上來一一回覆和修改顧問的回饋時,也會覺得很疲憊。不過也許就是這些瑣碎、想逃避與挫折的過程,才會讓我在面試結束當下,深刻覺得我已經不留遺憾,並為一路堅持走了這麼遠的自己感到驕傲。

不能說有努力就一定有好結果,但每個努力的過程都能有所收穫。而當你真的想要得到一個東西時,你就會用盡一切去增加成功的機會。就像是我是個很討厭交際應酬的人,平常也沒甚麼朋友,但為了能更了解這間學校的特色,以及展現我對於這間學校的熱忱,我還是硬著頭皮踏出我的舒適圈,主動去做校友陌生開發(後續會再分享心得給大家)。而過程中也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好收穫,很多時候停滯不前只是被困在自己的內心戲,當你踏出那一步之後,就會發現沒有想像中的困難。而最後一定要感謝我的貼心老婆,總是在我懷疑自我、緊張害怕時,接住我。因為有她的溫暖,才能支撐我走這麼遠,達成我人生的重要里程碑。明年秋天又是一個未知的挑戰,如果到時候覺得痛苦,就想想當初在準備這一切的自己,相信就會有更多力量繼續前進!

 

更多加拿大MBA申請文章

[MBA申請]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 Rotman MBA 申請 - GMAT 650分準備 (A2 GMAT)

[MBA申請] Rotman MBA 申請 - 顧問推薦 洛大衛Admissions Consulting

[MBA申請] Rotman MBA 申請 - 書面準備(Resume, Essay, LoR)

[MBA 申請] 影音資料&面試準備 (Video, Time Written, Interview)

[MBA申請] Rotman MBA 申請 - Networking (校友 & Adcom)

[MBA申請] 加拿大學生簽證及co-op工簽申請 | New IRCC Portal手把手教學

arrow
arrow

    雪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