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GMAT是我認為在整個留學申請過程中,最最最挑戰的部分。因為考試完全一翻兩瞪眼,沒有任何彈性空間。且大部分申請歐美國家的商學員都會要求要看GMAT成績,GMAT可以把它解讀為英文版的智力測驗,主要分為語文閱讀、邏輯測驗、數學、寫作和報表閱讀。每間學校對於GMAT的期待分數不同,大家可以透過查詢學校過往的class profile來了解平均錄取學生的GMAT落點。很多人會說GMAT算是學校用來評估你的學術成績很重要的一個指標,要確保你的數理和語文能力有一定基礎,並且有良好的商業邏輯判斷。GMAT滿分是800分,若是要申請美國M7的學校,GMAT通常都要720甚至740以上。加拿大的學校,基本上650分以上算是蠻夠用的。建議先確認好目標學校的平均GMAT分數,準備起來會比較有概念。當然GMAT考高一點對於申請學校獎學金一定會有幫助,畢竟這算是所有申請文件中,相對客觀的資訊了。

我這篇主要分享我選擇的A2補習班以及準備GMAT各個科目的血淚史。若你目前或未來即將跟GMAT纏鬥的朋友,歡迎繼續看下去唷!

 

🎓 考試成績: 

  • 四戰 650 Q50 V28 AWA:4.5 IR:6 2019/12/26 
  • 三戰 640 Q49 V26 IR:4 2019/11/19 (取消) 
  • 二戰 600 Q49 V23 IR:4 2019/08/23 (取消) 
  • 一戰 510 Q42 V18 IR:3 2019/06/04 (取消)  

✏️ 應試背景

  • 求學身分:兼職考生 (每週工作 2-3 天) 
  • 準備時間:2019/3~2019/12 
  • 準備教材:OG、PP、GWD、A2 培訓班講義、A2 機經班 
  • 目標分數:650分以上
  • 選擇補習班(A2 GMAT)的原因:2018 年自己準備 GMAT時發現我真的無法自學,因此比較網路的資訊後決定在 2019 年的 3 月報名 A2 培訓班課程。
  • 自學推薦網站:Dustin GMAT

 

SC (Sentence Correction) 準備方式: 

SC有點像是文法、語感、標準英文寫作的融合,他會列出一段話,部分內容畫底線,然後給你5個選項問你底線的句子哪個比較好(如下)。沒有補習前我自己做題目,真的是要瘋了,完全判斷不出哪個比較好,看詳解也是有講跟沒講一樣,有些說是文法錯誤、有些又說是redundancy、有些又說sound awkward,在那當下我完全了解準備SC真的無法靠我自己的力量。

Unlike most severance packages, which require workers to stay until the last day scheduled to collect, workers at the automobile company are eligible for its severance package even if they find a new job before they are terminated.

  1. the last day scheduled to collect, workers at the automobile company are eligible for its severance package
  2. the last day they are scheduled to collect, workers are eligible for the automobile company’s severance package
  3. their last scheduled day to collect, the automobile company offers its severance package to workers
  4. their last scheduled day in order to collect, the automobile company’s severance package is available to workers
  5. the last day that they are scheduled to collect, the automobile company’s severance package is available to workers
     

在所有 GMAT 考科中,SC 是最令我挫敗的一科。我過往的文法很糟,基本上都是靠自己的語感撐過去的。一些基礎的文法名詞(EX. 補語、分詞)我都是上了 A2 的課之後才慢慢重新建立起來。一開始聽課時其實有些吃力,加上 A2 上課的步調很快,一不小心恍神就容易跟不上。只好透過每一堂課自行錄音並回家複習,每聽一次就會更了解觀念,我認為 A2 的 SC 雖然有很多技巧跟求快的方式,但 A2 也會很清楚的說明這樣的技巧和考點是適用在哪些狀況。透過題目和檢討過程也可以開始歸納出這 些考點的層級和優先順序,加快解題時間。 

雖然有這些考點和技巧幫助很大,但最終還是要回歸到語意的判斷,我一戰的時候準備的很倉促,因此 SC 分數很低,但沒想到二戰和三戰 SC 的分數沒有進步反而退步(32→17)。和A2 諮詢過後確 認是我只是一心想要看考點求快,而沒有去看語意,也沒有去釐清解題技巧的是用狀況。因此 A2 整理的考點只能說是一種輔助,最終還是要回歸到自己的綜合判斷。 

準備的流程為:上課錄音檔重聽→OG 重作→PP 重作+總結→考前 10 天每日 GWD 一回

備註:每週重新複習 A2 講義 A 本、以及不熟悉的主題 

 

🧠 CR (Critical Reasoning) 準備方式: 

CR主要是在考邏輯,他會列出一段話,然後問你下面哪個敘述正確。通常的題型大概可以分成:削弱(Weaken)、強化(Support)、假設(Assumption)、解釋(Explanation)、評論(Evaluation)、下結論(Draw Concultion)、Boldfac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most logically completes the argument?

A new machine for harvesting corn will allow rows to be planted only fifteen inches apart, instead of the usual thirty inches. Corn planted this closely will produce lower yields per plant. Nevertheless, the new machine will allow corn growers to double their profits per acre because ________.

  1. with the closer spacing of the rows, the growing corn plants will quickly form a dense canopy of leaves, which will, by shading the ground, minimize the need for costly weed control and irrigation
  2. with the closer spacing of the rows, corn plants will be forced to grow taller because of increased competition for sunlight from neighboring corn plants
  3. with the larger number of plants growing per acre, more fertilizer will be required
  4. with the spacing between rows cut by half, the number of plants grown per acre will almost double
  5. with the closer spacing of the rows, the acreage on which corn is planted will be utilized much more intensively than it was before, requiring more frequent fallow years in which corn fields are left unplanted

這個部份其實對我而言是相對輕鬆的一個科目,可能是題目的設計很像是偵探要找出描述的漏洞,或問題點。很能用在強化自己的思辨能力上,算是我覺得相對有趣的!

基本上 A2 和 Kory 在題型分析還有縱向總結的內容 就很夠用。我個人認為邏輯這個部分只要在課程中知道題型還有正確答案偏好的樣子就可以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思考方式,重點是要能自己想通,即使沒有完全套用到課程中的模組,但 只要你能說出每個選項背後的原因和思考的脈絡,答題上就不會有太大的困難。因此把講義看過一 次之後,我就開始在每次總結時嘗試用自己的方式去解釋每個選項的問題點,而非一定要套用講義的類型。但若是遇到題目看不太懂或真的解不出來時,則會往之前課程中提到的偏好答案類型去猜 題,通常命中率都不會太差。

準備的流程為:上課講義題目→OG→PP→考前 10 天每日 GWD 一回 

 

👓 RC (Reading Comprehension) 準備方式: 
這個科目是我第 2 頭痛的科目,閱讀這個部分真的只能靠平日多閱讀來加快閱讀速度。另外課程中 提到的閱讀技巧像是抓重點讀,轉折語氣以及閱讀總結的歸納,對我都很有幫助。一開始都會很擔 心讀不完而讀得太快,導致根本沒有讀進去。之後看題目時還有重新看過很多次,正確率也不高。 之後我換了另一個策略,放慢閱讀速度,寧願多花 1-2 分鐘將文章讀懂 60%,至少先了解每個段落 的用意還有作者語氣。之後再去做題目就可以快速節省回去重讀的時間,正確率也較高。基本上每 天會強迫自己要完成 2-4 篇的閱讀。

準備的流程為:OG→PP→考前 10 天每日 GWD 一回 

 RC.PNG

 

Q (Quantitative) 準備方式: 

GMAT的數學考的方式偏向是國高中程度,主要是以機率、排列組合為主。但出題的方式很靈活,分兩種題型,一種是直接算是答案,另一種則是透過問你要算出這題應該要包含哪些資訊(如下題)。第二種方式其實很能測驗出學生對於概念的掌握程度。我很喜歡 KH 的上課方式,並不是用死背的方式而是用理論的方式來說明不同題型,透過 KH 的說明和 歸納之後再解題的速度和準確率都大幅提升許多。如果以前學校教數學是用這種方式,我相信會有更多人喜歡數學這個科目。 

準備的流程為:講義題目重作→GWD→PP

DS.PNG

 

💪 總結
最後很感謝 A2、Kory、KH 和 Dustin 的協助,GMAT 真的跟以往的考試項目非常不一樣,絕對不是靠死背就可以得分,中間需要很多的思考和分析。雖然最終的成績並沒有到達 700 分的高分但是一個我可以接受的成績。也讓我順利錄取到我的第一志願。如果沒有 A2 每次諮詢的一語道破,真的很難敦促我從一開始的 510 到最終的 650。 


不得不說,雖然準備GMAT的過程真的很痛苦,但我不會說他是一個沒有用的考試,我確實透過準備GMAT的過程中,一定程度的提升了我的閱讀和寫作能力,開始知道哪些是標準英文偏好的句子,也開始學習用更專業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在寫作上,也比較能夠變化句子的呈現方式。其中最有感的就是,當我準備終結GMAT後,回頭準備IELTS時,瞬間回到天堂,最後利用2週的時間就考到了閱讀8.0和寫作6.5的分數,我過往考了3-4次,寫作從來沒有突破6、閱讀也沒這麼高,因此我相信GMAT煉獄多多少少還是有些收穫。但我絕對不鼓勵想要有人單純想利用準備GMAT來精進自己的英文能力,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真的很容易半途而廢。經過了一年多,再次回顧準備GMAT那段日子,還是再次佩服自己的毅力和決心,希望這篇分享文可以對正在和 GMAT 奮戰或是有在評估是否要補習的人一些參考價值,祝福大家都能盡快跟GMAT分手!

題目出處:https://menlocoaching.com/

 

更多加拿大MBA申請文章

[MBA申請] Rotman MBA 申請 - 重點時程規劃與心得

[MBA申請] Rotman MBA 申請 - 顧問推薦 洛大衛Admissions Consulting

[MBA申請] Rotman MBA 申請 - 書面準備(Resume, Essay, LoR)

[MBA 申請] 影音資料&面試準備 (Video, Time Written, Interview)

[MBA申請] Rotman MBA 申請 - Networking (校友 & Adcom)

[MBA申請] 加拿大學生簽證及co-op工簽申請 | New IRCC Portal手把手教學

arrow
arrow

    雪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